飛豬的平臺模式在新品牌經歷的首個“雙11”之后更加明確。品牌獨立之后的飛豬(此前名為阿里旅行)一路高歌猛進,從酒店生態到酒店B端,再到景區、機票等領域,飛豬與攜程的戰事此起彼伏,也給業內更多看點。但隨著阿里旅行更名飛豬,背靠阿里巴巴集團的飛豬模式更為明顯。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,如果說OTA是從旅游行業進軍互聯網,那么飛豬則是從互聯網進軍旅游行業。在這一模式下,飛豬與天貓類似,成為阿里巴巴在旅游行業中的互聯網零售商。不過,與OTA模式有著明顯差別的飛豬,也面臨著開放平臺、資源布局、服務保障三重任務。
旅游零售商角色
“雙11”是阿里巴巴的產物,在旅游中,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飛豬也延續著集團總部的這一傳統, 因此每年的“雙11”都是飛豬一年一度的盛事。2016年,飛豬在更名之后迎來了首個“雙11”,飛豬提供的數據顯示,今年“雙11”當天,飛豬的交易額為21.7億元,而去年的這一數據為15億元。
在飛豬舉行2016旅游升級新勢力峰會當天,飛豬表示有上千名商家參與了這一會峰會,同時飛豬總裁李少華再度解讀了“互聯網+旅游”,并表示以“飛豬模式”為中心、以阿里的互聯網運營能力為背景,代表中國旅游的一股新勢力已經崛起。據了解,不少商家在飛豬平臺上線旅游產品之前,會拿到飛豬提供的相關數據,據此,商家可以安排在“雙11”期間促銷哪些產品、促銷價格是多少、產品數量如何安排等。北京萬眾國旅董事長李二兵對媒體表示,這些數據可以幫助商家判斷要投入多少產品、投哪些產品。
飛豬與天貓等阿里巴巴集團下的企業一樣,在“雙11”當天都經歷了數個不眠夜,而在這一系列數據和不眠夜的背后,是飛豬的互聯網零售商模式。
服務品質成成敗關鍵
雖然飛豬以逆襲之勢迅速圈地旅游行業,但平臺模式在服務行業的試水仍存挑戰,其中包括服務落地、平臺開放和資源布局。
實際上,這三件事飛豬已經開始逐漸做,但由于平臺模式的原因,是否能夠破局這三項領域仍有待檢驗。對此,易觀國際分析師朱正煜認為,在平臺服務準則上,飛豬需要有詳細且合理的制度,但在線下服務上,平臺模式難以把控服務的質量、統一服務的標準,因此通過技術手段串聯起旅游消費的各個環節,從而實現對旅游線下服務的監控,才是未來飛豬需要關注的重點,尤其是度假產品領域更是存在這個問題。
“像之前飛豬推出的阿里專線,就是通過自己運營產品把控服務質量,但這樣的產品規模并不是全部,只是平臺上所有商品中的一部分?!敝煺险f道。
此外,平臺商家的排名布局也是商家所看重的,畢竟在眾多商家和商品中,如何讓大量消費者尋找到自己才是商家所關注的。同時,旅游行業的資源十分重要,飛豬雖然是平臺模式,自身在資源端的布局也是關鍵。
新品牌面臨新挑戰
值得注意的是,不論是挑戰還是零售商角色,飛豬這一新品牌亮相后與OTA的競爭也將一直存在。而之前,雙方就已經多次過招。而在當下,行業已經出現諸多變化,新品牌飛豬也面臨新的挑戰。
2014年,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旗下航旅事業部升級為航旅事業群,并將“淘寶旅行”升級為全新獨立品牌“去啊”。之后,“去啊”雙演變為了“阿里旅行”。在“阿里旅行”期間,這一品牌先后在酒店、景區、度假、機票等領域開疆拓土,尤其是在“未來酒店”、“未來景區”、“度假IP”等方面,支付寶、高德地圖以及淘系會員等都成為阿里旅行背靠集團的優勢資源。如今,在業務方面實現全面覆蓋之后,飛豬也開始越來越突出阿里巴巴的生態賦能,通過支付寶、高德地圖等阿里巴巴生態內的企業,飛豬從“平臺招商”開始逐漸深入目的地,從“未來酒店”開始逐漸布局酒店B端。
參加飛豬2016年“雙11”促銷的一位業者表示,如果說OTA是從旅游行業進軍互聯網,那么飛豬則是從互聯網進軍旅游行業。對比這兩類不同的企業,朱正煜指出,OTA的盈利主要在分銷獲取的差價和傭金,而飛豬的平臺模式則主要是通過廣告、店鋪服務、收入抽成等獲取。不過,如今的OTA也不斷賦予自身平臺角色。因此,在產業鏈的布局上,兩種模式也有不同方式。
不過,背靠集團資源支持的飛豬,在資源布局、目的地布局等方面與OTA有著異曲同工之處。前不久,飛豬打造了一款“芬蘭極光之旅”的自由行產品,聯合當地旅游局等共同開發這一市場,同時,飛豬還在當地挖掘特色住宿等項目。而這只是飛豬在目的地布局的一角,在公布飛豬這一新品牌的同時,公司還公布了歐洲目的地戰略,并表示飛豬將在目的地當地建設地面實體服務站。
- 上一篇:明年乘客可刷身份證登機 航司分銷可實時結算
- 下一篇:文章還沒寫出來呢